民族班的家长会应该怎么开
时间:2024-05-29 来源:《中国教师报》

随着国家东西部教育协作的不断推进,中职学校内地民族班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内地民族班的家长会如何举办,成了一个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家长会是家校交流的平台,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保障。内地民族班的家长会除了发挥教育合作功能之外,还承担着满足家长探望孩子的亲情需求等伦理职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内地民族班要开一场家长会确实面临很多难题。

       一是家长时间有限。从工作性质上看,内地民族班家长以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他们的工作除时间长、强度大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有些务农类的工作看上去好像可以暂时搁置,但全家的生计不能不考虑。

       二是家长语言沟通不畅。家长(父母辈)最熟练的是当地方言,部分家长虽能听懂普通话,但不能精准理解深层次含义。而东部地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多数只会普通话,这就直接影响了家长会的沟通效果。

       三是家长不熟悉手机操作。由于家校远隔千里,家长会只能搬到线上。这就依赖于双方手机应用水平。部分家长欠缺手机操作能力;有的因为不识字,根本不会注册账号;有的即便有账号,也弄不懂那些复杂功能,无法完成人机互动,面对稍微复杂一点的APP他们便束手无策。

       四是家长家校合作意识不够。学生所在的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少则两三个、多则五六个,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再加上学生异地求学,监护权出现暂时转移,更加强化了家长把子女托付给学校的意识,于是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被进一步削弱。

       针对内地民族班家长会的“时间关、语言关、技术关和意识关”,学校可以“一切方便家长”为总原则,在时间、语言、技术手段等方面打破常规,创造尽可能多的便利条件吸引家长参会,并在合作意识方面进行引导,最终实现在家长会上让家长“看得见孩子、听得懂汇报、会用即时通信工具、乐于合作”的效果。

       合理规划时间,让家长看得见孩子。首先是严格控制家长会时长。通过调研寻求“最大公约数”,确定时长尽量不影响家长的工作。除了精准“卡点”之外,更应突破习惯思维,“由点化线”将家长会开在平时,即在平时就通过家长群多上传小视频和照片,传递班主任的教育主张、班级建设措施和效果。这样一来,哪怕家长确实没时间参加家长会,也能在平时的碎片时间里看得见班集体和集体中的孩子。

       借助方言主持,让家长听得懂汇报。家长的语言听说问题不难解决,学生就是最好的翻译。家长会由学生主持介绍已成为普遍做法。所以,可以请学生当“翻译”,让参会的家长都能轻松听懂教师的汇报。这么做不仅有利于活动效果的达成,还额外增加了亲和力。值得一提的是,家长群也可以增加一名稳重的学生,方便将班主任在平时对班级的介绍反馈用当地语言转述给家长,尽量提升平时沟通的效果。

       优化设备操作,让家长会用即时通信工具。家长会应该尽量替家长着想,不人为提升难度,可以依托家长现有的QQ群或者微信群实现直播功能,做到不另外安装其他会议直播软件,哪怕那些软件有着更为强大的功能。例如微信群里的直播功能,虽然没有桌面共享实现PPT投映,也没有粉丝端的语音对话实现家校即时对话,但直播间进入方便(点击群内通知即可进入),且可以过滤粉丝端的环境音干扰,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优化设备操作除了用最简单的软件让家长把手机用起来之外,还包括优化现场机位和大屏幕的位置。满足家长既能看到PPT,又能看到孩子正脸的需求。

       鼓励认可为主,让家长乐于合作。家长会上,教师要以鼓励认可为主,充分展示学生的进步和班级的成长,给予家长和学生鼓舞与希望。同时,根据异地求学的实际情况给家长一些简单建议,鼓励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与学校一起服务学生成长。会间,还可以安排学生对着直播镜头将平时所学展示给家长看。此外,家长会上要安排为优秀学生颁奖、学生才艺表演等环节,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基于信任感和希望感,家长自然而然成了学校和班主任的“粉丝”,更乐于与学校合作。

       总体来看,内地民族班的家长会需要引起学校和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学校层面,要从“民族团结和协作共富”的政治站位举办民族班家长会,鼓励班级进行各种尝试和创新,协调学部和技术部门给予各种保障,将内地民族班的家长会当作展示学校办学环境、教师精神面貌和学生学习成果的窗口。班主任层面,要积极尝试不同组织形式,在实践中提升活动效果。同时,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重视家长会的伦理功能,创造尽可能多的“面对面”机会,促进孩子与家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使家长会成为促进班级建设与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作者徐剑军 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