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闭幕式结束后,大国工匠们观看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郑莉 郝赫 朱欣)为期3天的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今天在北京闭幕。大会搭建了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交流互鉴平台,产生了一系列培育工匠人才的成果措施。据了解,本次大会共有1200多项职工创新成果、来自全国47个参展单位500余名劳模工匠参展。大会期间,超过3万人次线下观展,累计超2000万人次观看大会直播,北京平台APP、学习强国及10余家头部平台累计点击量1.05亿次。
闭幕式上,发布了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优秀成果,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张文斌等人完成的《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工艺研究及产业化》等3个成果获评一等成果,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朱劲雷等人完成的《输电线路封网作业智能一体机》等15个成果获评二等成果,中国宝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王红等人完成的《高精度5m厚板加热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30个成果获评三等成果,长江设计集团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张建清等人完成的《筑坝堆石体密度附加质量法快速无损检测成套技术与装备》等52个成果获评优秀成果。
大会邀请顶尖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围绕“构建创新人才链,推进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探讨,举办了巾帼工匠论坛和工匠路演活动,同时组织了北京、上海、山东、安徽、甘肃5个分论坛,分别围绕培育更多大国工匠、提升工匠人才创新创造能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等话题进行充分交流研讨。此外,发布了“新时代大国工匠能力评价模型”,为培育大国工匠提供支持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产生了一系列聚焦工匠人才成长成才的成果措施,包括启动“劳模工匠助企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发布百名巾帼劳模工匠师资库、成立女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等。此前,全总已设立了大国工匠激励保障专项资金,制定“巾帼劳模工匠数字技能提升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发挥大国工匠示范带动重要作用,为广大职工群众提高技能、建功立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据悉,为进一步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从今年开始,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