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时间:2022-08-19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同时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教学标准、课程、教材(简称“职教三项”)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为发挥“职教三项”夯实中国职业教育软实力的内涵作用,笔者认为需以一体化开发的视角系统思考,从完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加强“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解决方案建设,强化校校、校企联合研究这三方面来探讨。

一、完善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统领精品课程与规划教材建设

教育部已发布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为职业院校自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内容标准依据,要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须从系统的角度持续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建设、实施与改进。一是完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强化标准的指导性和执行力。增加对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专业所属专业大类或专业类的建议,从源头上保证衔接培养的专业特性。加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刚性开设要求,比如,将课程划分为“必须开设”和“选择开设”两种类型,对于单个专业,其人才培养方案需开设“必须开设”课程;对于中高职衔接专业,各学段需至少开设“必须开设”的专业核心课,通过在课程层面的刚性要求来保证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主体要求的贯通性和权威性。二是国家层面组织开发“必须开设”课程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和教材,从课程内容、任课教师的资质、选用的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省规划教材建议等方面给出明确的要求,保障专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高阶性,对中高职衔接专业来说,更便于解决其衔接培养过程中课程重复开设,课程内容重复教学的问题。三是加强“必须开设”课程的实施保障。对于暂时没有国家、省规划教材可选用的课程,由国家、省建立规划申报、遴选和验收机制,填补相关新专业、新课程更新快、难度大的教材缺口。对于暂时不满足授课要求的教师,通过国培、省培等途径,针对性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四是充分挖掘国家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中蕴含的教学方法并形成示范。认定的国家精品课程和规划教材,从理念、教学内容及编排,都经过了编写者较长时间的打磨和实践检验,不只是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更是教学组织策略方法的体现,是“三教”改革卓有成效的践行者。因此,对于认定的课程和教材不能仅限于职业院校优先选择使用,从形式上保证课堂质量,更重要的是发挥课程、教材开发团队在教学方法层面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来实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一体化解决方案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输出软实力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类型功能,决定了其首先聚焦职业面向,即培养什么岗位的人才。因此,岗位技能标准是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原点依据,决定了培养具备什么技能的人;依据岗位技能标准设置相应的课程,解决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依据课程设置开发相应的教材,解决如何开展教学的问题。反之,教材的存在是因为有对应的课程,课程的设置是因为对接相应的岗位要求。“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构成了一个封闭的赛道,好比体育比赛中的体操,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如同单项比赛,“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就如同全能比赛。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品牌,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需要职业教育拥有优秀的单项比赛成绩,更需要全能比赛的碾压式软实力。因此,一方面应强化“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一体化规划、建设与实施,借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的模式,以行业龙头企业等第三方制定相应的岗位技能标准,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职业院校针对性地开发“课证融合”课程和教材,经评选认定后可纳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清单,最终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专业一线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应加强高水平专业群的内涵建设质量,在标准、课程、教材等单项成果的基础上,加大三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建设成果在数量、质量绩效指标上的认定权重,真正体现出专业群的高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最后突出相关奖励的方向性引导作用。在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等评选项目中,不仅考虑其编写教材的数量和单本教材的质量,更应注重“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一体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突出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地位。同理,上级主管部门、学校也可以参照设置精品课程、岗位技能标准建设等单项建设先进集体,夯实“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建设底座,不断培育出具备走出去硬核实力的优质方案,提升职业教育输出软实力。

三、建立校校、校企联合研究基地,提升团队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开发与应用能力

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研究的范畴很广,涵盖开发、评价、审查、政策、制度与国内外比较等方面,同时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决定了其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内容必须贴近岗位一线要求并保持常态化更新,才能具有示范性和生命力。单个学校甚至单靠个人已不足以应对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的建设要求,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团队合力势在必行。一是,可建立校企教学研究基地,联合行业内代表性企业,梳理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开发岗位技能标准,基于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建设相关重、难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保障后续课程、教材开发和课堂教学的“准职业化”。二是,可建立校校教学研究基地,整合各自的优质资源,对接岗位技能标准开发相应的课程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化、融媒体教材,满足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加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课程和新形态教材建设的系统理论和开发范式研究,开展多种形式国际、国内研究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优秀课程和教材走出去。三是,应建立合作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企业、学校各自所长建设优质资源,并让优质资源寻找到更多的出路和机会,保障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作者 陈华政 周红利  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20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