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文+职业教育”协同“走出去”
时间:2022-05-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走深走实,我国企业加快步伐走出国门,广泛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从国家法律层面给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以强有力的支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也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政策保障。

语言是增进国家和个体间相互理解的基本载体,也是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国际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国际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融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语言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是有效对接不同国家间教育办学标准和技术标准,提升本国职业教育全球适应性的重要推动力。置身于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中,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借鉴国内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基本做法,通过实施“中文+职业教育”,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走出去”,对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职业教育全球适应性,增强中国教育品牌整体国际影响力,助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始终倡导并坚持合作共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和主旋律。大力实施“中文+职业教育”,既是提升中国教育品牌整体影响力,增强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全球适应性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应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进中外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需要中外政府部门、院校、行业评价组织、企业和机构等各司其职、广泛参与。在中外双方的共同推动下,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中泰语言与职业教育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继落地生根,“鲁班工坊”“中文工坊”等职业教育“走出去”品牌不断提质增效,协同发展。要将职业教育作为中外教育交流合作相关机制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深化“中文+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寻求中外互利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各国促民生、谋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始终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强调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教育系统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放眼全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对经济、社会、就业带来的冲击与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在加快推动语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在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走出去”过程中,要积极适应全球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育加速发展这一趋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及时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统筹推进“中文+职业教育”数字资源体系建设,为全球各国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可持续的中文和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始终强化标准先行。制定并拥有一套科学规范、包容开放、便于实施的标准,是助力“中文+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提高中外需求融合度,促进我国更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2019年,由中国和赞比亚两国专家以中国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依据中国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赞比亚教学实际研发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5个专业教学标准获批成为赞比亚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有效填补了赞比亚在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上的空白,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标准海外落地的成功范例。在推动“中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秉承“融合发展、经世致用”理念,推进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考试测评标准等方面创新发展,构建“中文+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根据技能类别、适用人群、地域特点等因素,开发具有国别针对性和适用性的职业技能标准和证书,加强“双师型”专业师资培训,为所在国的学员就业创业提供便利与支持,有效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切实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全球适应性。

始终致力于提升海外学习者的获得感。在我国日益深入参与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主观上有着强烈的职业发展诉求;另一方面,“走出去”中资企业与各国对华贸易企业对既懂中文又懂技术的本土员工需求也大幅增长。中国职业教育 “走出去”,为满足当地民众个性化中文和职业技术学习需求,培养当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全球已有数百万人通过职业中文的学习获得了就业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要进一步聚焦跨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导向,在做好中文和职业技术教学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经验介绍给各国民众,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促进中外增信释疑,共筑民心相通、友好合作之桥。

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携手出海的新尝试,大力实施“中文+职业教育”具有广阔前景。立足新发展阶段,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化的载体功能,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是有效提升中文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作者孟源 商若凡 单位系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政策研究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