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山丹培黎学校时,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大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20条具体改革措施,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全面进入新时代[1]。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明确了“施工图”、绘制了“作战图”。深入分析“十三五”期间特别是“职教20条”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抓住改革所带来的发展契机和政策红利,探索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和措施,促进职业教育在“十四五”时期“开好局”,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回顾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重要教育类型之一,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任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2]。然而,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教育”“二流教育”,其作用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地位也长期被边缘化。“十三五”以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国家教育部门不断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制定专项改革方案、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等各种途径,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5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取得显著进展,类型教育地位得以确认、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招生就业成绩得以提升、经济社会贡献得以加大、社会认可度得以提升,职业教育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3]。回顾“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和里程碑式的计划行动,对于做好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收官、为“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开篇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4]。
(一)实施重大政策改革
“十三五”以来,国家制定了多项涉及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政策文件,为5年来职业教育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指明了改革方向。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瞄准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为职业教育“翻身”提供了官方的定位,明确了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工作新方向,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全面进入“十四五”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即将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以及《职业教育法》的即将修订颁布,更将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方向。
(二)推进专项行动计划
实施职业教育改革专项行动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5年来,国家实施了多项全国层面的职业教育改革专项行动,包括: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完善了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了职业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打造职业教育“中国标杆”,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完善育训结合模式、增强教师队伍教学和培训能力、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双元育人;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巩固职业教育中国特色和类型定位、完善“双轨双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促进师资队伍提升
师资队伍是立校根本,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5年来国家层面发布了多项有关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见表1。
(四)开展学校试点改革
学校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做好职业学校的建设和试点改革,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作用。5年来,国家实施了多项职业学校改革试点,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职业教育本科试点改革。2019年5月,教育部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全国首批15所职业教育学校更名为“职业大学”,正式拉开职业教育本科试点改革大幕;2020年6月,第二批试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学校推出,为构建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试点经验和保障。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也进行了多项改革。2016年1月,教育部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工作;2019年2月,教育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生资质定期公布制度,对于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办学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也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如2015年8月开始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职业学校前后三批共有562家单位(其中高职410所、中职152所)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五)加强质量内涵提升
教学质量和内涵发展是教育的生命线,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内涵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国家资历框架层面,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改革、构建国家资历框架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教师教学能力层面,2018年8月教育部将原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调整为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推动了职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层面,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对于全面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职业教育改革现状分析
一是国家部委联席形成职业教育发展合力。我国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凝聚职教发展共识,完善职教改革工作机制,以大改革促大发展的工作方式,针对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密集制定各项改革配套举措、推出深化职教改革组合拳,就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双高计划”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校企合作框架机制、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等出台了10余个政策文件,基本覆盖了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所涉及的重大政策领域,释放出多项职教改革政策红利,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稳步推进。
二是地方政府聚焦战略规划落实主体责任。各地政府部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职教20条”改革落地为着力点,一手抓规划,一手抓落实,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与当地职教改革实践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山东、江西、甘肃、苏锡常等地全力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改革高地建设,广东、天津等省(市)与教育部签署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备忘录,江苏、重庆等省(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各地政府部门切实落实地方职业教育改革主体责任,抢占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政策红利,打造职业教育区域特色发展新格局。
三是行业企业聚焦短板形成命运共同体。国家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短板,通过多种形式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改革,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推动双元育人。各部委先后审议通过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明确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落实了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按投资额30%抵免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优惠政策,启动实施了1+X证书制度试点,选拔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了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组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试点、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等多种形式探索。
四是院校聚焦提质培优办出水平和特色。职业院校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主战场、教学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做好自身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实施“双高计划”为契机,大力推动双高院校提升质量、发展特色,引导高职院校结合当地产业需求,准确定位优势专业建设,凝聚办学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为目标,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强阵地,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强基础,提升人才有效供给能力;强质量,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十四五”职业教育开篇布局的思考与建议
“十三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获得改革政策红利,全面深化改革,迈向现代化新征程。但是,职业教育历史欠账太多,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一环,与其类型教育地位仍不匹配。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办学层次不完善、体系建设不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和能力欠缺[5],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破解障碍、改革创新。
在“十四五”即将开局、职业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需要结合当前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十四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开好篇、布好局,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让职业教育大有作为,做出深入思考和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要求。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按照国家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同频共振。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样板房”;推动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标准研究,健全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及专业管理制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融通;建立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6]。
(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支撑制度建设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健全相应的支撑制度,让职业教育工作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照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级各类教育关系,完善关键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有机衔接,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当前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7]。完善普职融通制度,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条平行的高速公路上搭建联通的桥梁,让两类教育进行沟通、融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路径;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制定职教本科院校遴选条件、办学标准、考核体系和学位授予等配套办法,构建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建立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依托的职业教育考评办法,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所占权重,建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主体的分类考试评价机制,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本质;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建设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之间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三)完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是国家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引领性、指导性。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立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模式,要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立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在内的国家教学标准,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等在内的国家办学标准。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地方、职业院校将国家教学标准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地方(院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鼓励发达地区和优质学校高于标准办学,形成与国家教学标准互补递进的教学标准制度格局。
(四)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体系建设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双元”育人体系建设,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育人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促进行业企业发挥好育人的重要职责;强化行业指导,带动优秀企业、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参与职业教育;细化“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措施,建立产教融合企业认证制度;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规划教材,推进校企双元育人;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8]。
(五)推动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建设
教育督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定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第三方督导评价制度,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价制度,要进一步健全督导评估制度,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编制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9];要进一步推动督导评价公开公正,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评估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六)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一项重要试点工作,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的一项关键改革试点,是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1+X证书制度的试点实施,国家教育及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完善1+X证书制度的指导标准,按照标准面向社会招募培训评价组织,由社会组织进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考核及培训评价;政府部门定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工作进行抽查和监督,对培训评价组织行为和职业院校培训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实行目录式管理,建立退出机制,促进社会组织积极有效的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合作;同时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关系,促进书证融通。
(七)推动“三教”全面一体化改革
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立身之本,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要聚焦课程教学全面一体化,推动教师、教材、教法的深入改革。进一步完善“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制度建设,落实“双师型”教师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实施“双师型”教师全员培训机制,建设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10];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探索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改革;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探索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以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深化内涵建设,持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廖龙 王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