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是我国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在“虹吸效应”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人财物等资源不断向大城市聚集,地处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面临严峻的挑战:办学投入相对不足制约学校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产业聚集度偏低不利于校企资源深度融合互通,城市吸引力较弱不利于招选优质的师资与生源,学生本地就业率偏低致使政府支持办学意愿不强。针对上述困境,基于高水平中小城市高职学校的创新办学实践提出破解策略:以完善内部治理为“先手棋”,整合办学存量资源;以产教融合平台为“集聚地”,汇集多方办学资源;以专业集群发展为“突破口”,高效发挥资源效益;以应用技术研发为“助推器”,实现校企资源互融。
“双高计划”的实施标志着高职教育发展迈入大变革与大发展的新时代。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不断深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的扩大,不同类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办学环境呈现出多样化、异质性的分化趋势。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区域性、职业性的内在属性特征决定了办学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将对其生存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处于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在资源获取、校企合作、高端人才吸引及政府支持力度上都无法与大城市的高职院校相提并论,尤其在人财物等资源不断向大城市聚集的“虹吸效应”背景下,中小城市高职院校面临的办学困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本研究试图通过数据调查、案例分析等途径客观呈现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虹吸效应”影响下的办学现状及面临的发展瓶颈,并基于对办学成效突出并具有典型代表的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办学经验的系统分析,尝试为该类院校提供破解困境的策略。
一、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的内涵诠释及对象确指
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特指地处我国中小城市,举办单位以及资金投入主要来自省、市(区县)政府、行业企业等,以立足区域、服务地方为办学使命,在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中实现自身发展的高职院校。判断一所高职院校是否为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不取决于举办者是省级政府还是地市级政府,也不取决于服务的区域范围,只取决于其办学所在区位是否位于中小城市。如果举办者为省级政府但学校位于中小城市,本研究仍将其纳入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因此,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概念界定的关键在于如何界定中小城市,但当前关于中小城市概念的界定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人口规模、辖区面积、经济总量都是判断城市是否为中小城市的重要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尽管国家在法律法规中以人口规模为标准对中小城市的概念做了清晰界定,但学术界对中小城市的概念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给出了多样化的界定。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不仅取决于其人口规模的多寡,更取决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文环境、政府治理等多方面因素,简单以人口规模和GDP规模来确定是否为中小城市都无法契合本研究的初衷。
为能够更加贴合探究的目标,本研究所界定的大城市是指在《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位列一线、新一线的城市以及未纳入其中的省会、副省会城市。除上述城市外我国其他所有的城市在本研究中都被归类于中小城市。基于以上定义,人口规模是基准线,是国家确定的大城市的一个基本门槛。《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是对城市吸引力的一个全方位测评结果,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根据城市大数据从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方面对城市吸引力的整体排名,排名位于一线和新一线的城市无疑在同其他城市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省会城市和副省会城市一般是本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尤其是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提升省会城市和副省会城市“城市首位度”的背景之下,无疑将会进一步推动各省将全省的优质资源向省会城市和副省会城市聚集。因此,基于以上标准,本研究所指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大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石家庄、哈尔滨、福州、南昌、济南、昆明、兰州、南宁、银川、太原、长春、海口、贵阳、西宁、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厦门、大连、宁波等城市。凡是在以上大城市办学的高职院校在本研究中被称之为大城市高职院校,其余的都称之为中小城市高职院校。
二、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现状
我国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尽管办学环境相较于大城市高职院校而言存在着一定的先天不足且区位优势不明显,但作为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力量。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了高职教育的“半壁江山”,更是在服务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发挥同所在城市形成了紧密互动的共生关系,有力支撑了所在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小城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支点。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核心要义与关键支撑。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服务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384所高职院校中,在中小城市办学的高职院校共有665所,占比为48%,在39个大城市办学的高职院校有719所,占比为52%。基于数据可知,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数量上已经占据了高职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从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办学的主体构成来看,省属院校291所,占比43.76%,市属院校202所,占比30.38%,行业举办院校52所,占比7.82%,民办院校120所,占比18.05%。
除在办学规模上,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占据着重要地位外,在办学质量方面同样取得了优异成绩,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发展计划项目的遴选上来看,中小城市高职院校都始终占据着重要一席。如在“国家示范校”建设中,有41所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入选该计划,占比达到40.59%;在“国家优质校”建设中,有71所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入选该计划,占比达到35.15%。在国家“双高计划”遴选中,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立项的197个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中,有70所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占比达到35.53%。
(二)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是地方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来源
职业院校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日趋加快,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技术技能人才既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也可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当前我国技能劳动力供给还不能有效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技工荒”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占就业人口总量的21.3%,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万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相较于一线大城市,处于三四线的中小城市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匮乏程度更甚,对高技能人才也更为渴求。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为地方输送人才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8年,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校均毕业生为2242人,留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平均为990人,占到了毕业生总人数的44.16%,而且约有61.85%的毕业生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来源,对于中小城市产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地方产业发展所需的新生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三)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是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关键依托
在国家政策号召下,中小城市高职院校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将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知识创新方面,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承担区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任务,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2018年,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校均技术服务到款额为455.6万元,大城市高职院校为480.72万元;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校均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为2754.72万元,大城市高职院校为1042.91万元;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校均技术交易到款额为119.43万元,大城市高职院校为135.56万元;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为142.25万元,大城市高职院校为198.97万元。众多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扎根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聚焦企业技术瓶颈与关键难点,通过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成效,甚至在一些指标上显著超过了大城市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不仅有效提升了办学效益,更彰显了办学实力。
三、“虹吸效应”下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的办学困境
“虹吸效应”本是一种物理学现象,在本研究中特指大城市的虹吸效应,“由于存在虹吸效应,大城市通过不断获取资源要素,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中心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资金、人口流走,优秀产业转移,因而小城市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甚至衰败。”随着我国信息通信技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资源流动渠道不断增加、频率不断增快,“虹吸效应”将比以往更显著,不论是对师资、毕业生的吸引力还是产业发展基础,大城市高职院校都比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有更优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一)办学投入相对不足制约学校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办学投入的高低与办学质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尽管较高的办学投入不一定带来竞争力的提升,但办学投入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基础能力以及办学绩效的可能上限。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投入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办学投入的高低同学校举办者的财力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目前公办高职院校办学投入主要来自省级政府、地市(区县)级政府以及行业和国有企业。根据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行划分,绝大部分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主要位于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的财政收入与大城市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逐渐扩大。2018年,中小城市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为12985.82元,大城市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为15018.59元,两者差距为2032.77元。大城市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专项经费为4711.73元,同样要多于中小城市公办高职院校的4578.78元。生师比(大城市高职院校为15.17∶1,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为17.01∶1)、“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大城市高职院校为58.36%,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为54.87%)、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大城市高职院校为76.71平方米,中小城市高职为28.59平方米)等一些关键指标,中小城市高职院校都不如大城市高职院校,个别指标差距较为悬殊。办学资源投入的差距造成了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与大城市高职院校的办学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投入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院校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这不可避免造成了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同大城市高职院校竞争中处于较为不利地位。在国家“双高计划”院校中,生均拨款最高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7.03万元)是生均拨款最低的黄冈职业技术学院(0.27万元)的26倍。差距悬殊的经费投入最终造成了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同大城市高职院校竞争中的劣势。另外,通过对国家“双高计划”入选名单的分析也可以发现,中小城市高职院校都处于劣势地位,整体占比35.53%左右,远低于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占高职院校的比例。同时笔者也发现,从早期的国家“示范校”到近几年的国家“优质校”、国家“双高计划”,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占比明显下降,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二)产业聚集度偏低不利于校企资源深度融合互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逻辑主线。服务产业是中小城市高职院校资源扩展之源,必须在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借助服务贡献能力不断引入行业、企业资源,通过积极有为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然而,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的特征决定了在区域内开展校企合作有着较大的困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而且东部密集,西部稀疏。除少部分中小城市有高新技术产业,绝大部分中小城市在产业构成上仍然是传统产业(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产教融合的需求同产业形态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而言对劳动者的通适性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农民工基本上接受过短期培训后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对行业特殊技能和高端通适性技能的要求并不高。区域产业的特征决定了这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并不充分,因为在外部劳动力市场已经能够满足其用人需求的情况下,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同学校再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
除此以外,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特征还呈现出中小企业占据主型、企业较少的特征。中小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样决定了产教深度融合的困难,一方面中小企业一般面临的生存竞争压力比较大,很多都处于求生存的发展阶段,技术技能人才的储备一般不是企业当下关注的重点。而且中小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开展校企合作,如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一般要求企业能够提供充足的学习岗位而且要有专职的师傅来指导学生学习,还要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的学习课程,但中小企业很难按照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要求提供相应岗位和学徒课程,人才培养过程很难进行制度化的规范。很多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不得不舍近求远,同位于大城市的大型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三)城市吸引力较弱不利于招选优质的师资与生源
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而言,办学所在区位对于学校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区位办学,对人才的吸引力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虹吸效应”的不断增强,大城市一般而言在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文化吸引力上都普遍强于中小城市,这给在中小城市办学的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首先,由于城市吸引力同大城市相比处于劣势,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中小城市高职院校面临着十分艰巨的挑战,尤其在高端人才的引进方面同处于大城市高职院校相比处于不利地位。调查发现,高端人才流动普遍呈现出了向大城市聚集的现象,许多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高端人才吸引力上同其他院校存在巨大差距。由于人才虹吸效应明显,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高职院校相比,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人才项目申报、培育平台等方面缺乏地域优势,人才吸引力严重不足,甚至因缺乏平台支撑致使引进或者培养的人才不能实现自我价值而流失,导致高层次人才总量和质量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通过对我国高端人才在高职院校分布情况的调查,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同大城市高职院校的竞争之中明显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如大城市高职院校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的人数分别是38名、34名和23名,而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则分别是20名、18名和5名。中小城市高职院校除在高端人才引进上处于劣势外,在对生源的吸引力上同样稍显不足,招生计划完成率、学生报到率等指标都低于大城市高职院校。这说明了城市吸引力的高低对高职院校办学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由于中小城市自身区位优势不明显,而且在“虹吸效应”影响的加持之下,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优质师资与生源的竞争上明显要弱于大城市高职院校。甚至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教师流失日趋严重,师资队伍结构极不协调,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较低,极大地影响到学校竞争力提升。
(四)学生本地就业率偏低致使政府支持办学意愿不强
人才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为能够保持或提升城市竞争力,许多城市的政府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同时成立多部门参与的人才引进办公室(局),力图通过优惠政策“广栽梧桐,争引凤凰”。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会非常关注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而学生本地就业率则是衡量学校贡献度的重要指标,甚至许多地方政府将其作为考核高职院校办学绩效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就业选择只能进行引导,很难直接干预,尤其在当前“虹吸效应”愈加显著的背景下,大城市对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人才流动与迁徙报告2020》的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人才净流入排名前列的均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小城市在人才引入上排名较为靠后。通过对毕业生本地就业率的考察发现,当前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本地就业率(44.16%)显著低于大城市高职院校(64.71%)。中西部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本地就业率更低,中部地区在30%左右。尽管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新生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来源,但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的比例依旧普遍较低,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尚未达到地方政府的期望。而地方政府的办学支持是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除财政投入,在土地供给、教职工编制、高端人才引进、产教融合平台搭建等多方面,地方政府对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学校办学竞争力的提升。当更多的财政投入及政策支持未能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收益时,尤其当毕业生流失严重,地方政府将极有可能减少对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的办学投入并在政策上弱化对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的有效支持。
四、“虹吸效应”下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办学困境的破解策略
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办学环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决定了该类院校必须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之路。笔者所在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浙江中部,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历经“老校走新路、大校变强校、特色创品牌”的发展变革。2019年12月,在“双高计划”遴选中成功入选高水平学校(A档)建设单位,是我国中小城市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作为中小城市高职办学的典型代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虹吸效应”影响下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如何破解办学困境方面进行了一些成功探索和实践。
(一)以完善内部治理为“先手棋”,整合办学存量资源
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突破办学瓶颈的关键首先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尽管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办学投入、招生就业、人才引进等方面受制于所在区位的影响,但先天不利的区域位置并不意味着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就一定处于劣势,摆脱资源投入不高、城市吸引力较弱等相关办学瓶颈的关键变量在于学校内部治理水平的高低。学校内部治理水平直接决定对各利益相关主体责权利配置、利益调整与激励所做的一系列制度化安排是否能够发挥应有效果,是否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利益的协调统一,是否能让学校聚焦于办学功能的有效实现。当前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治理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上还较为滞后,在治理主体上仍然以单主体为主,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学术权力边缘化,行业企业参与主动性不足;在治理结构上割裂严重、协同困难,从横向权力结构看党政关系不协调、学术权力彰显不够,从纵向结构来看,基层教学组织运行封闭;在治理方式上仍然以经验决策为主,尚未建立基于院校研究的科学决策支撑体系,无法在深入掌握院校运行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决策。
为突破区位对院校发展的限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共同治理,聚焦民主治校、二级管理、质量保证等关键领域改革,以章程为统领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以理事会为重点紧密政校行企关系,以专业群为核心重构二级学院,以质量文化为引领推进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不断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学校治理决策水平。首先,学校在各个层面实现了多方参与的共同治理格局。突出章程在推进学校重要改革和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优化调整职能部门设置,强化行政、教学、学生、后勤等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明晰部门岗位职责权限边界,推动学校制度体系建设。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教育督导委员会以及目标责任制考核、“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等58个由校内相关部门、单位、团体和校外人士组成的多方参与的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实现多主体结合的民主治校机制。其次,学校理顺与二级学院的关系,逐步落实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优化校院两级经费分配办法,扩大二级学院在办学经费、人才引进、职称评审、教师评价、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和能动性。优化校院二级管理机制,完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注重考核“重要指标、重点突破、重大贡献”,根据各二级学院实际强化个性化考核设定,增设学院可选性考核项目,形成学校不断攀升、迈上新高的浓厚氛围。最后,建立院校研究制度,从架构数据系统、培育院校研究队伍和设置院校研究机构三个方面构建基于院校研究的决策支持体系,努力“生智”“聚智”“传智”,当好“外脑”,提升学校治理决策的精准性、科学性。
(二)以产教融合平台为“集聚地”,汇集多方办学资源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的逻辑主线,对于中小城市高职院校而言,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是拓展办学投入汇集多方办学资源的关键举措。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特征与需求采取最为适宜的合作模式,不能限于某一固定模式。这是因为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所在区域中小型企业占据主体,而且不同产业发展的阶段重点都存在较大的区别,是采取紧密型还是松散型,是“一对多”还是“一对一”都应根据产业发展的特征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采取针对性的合作模式,建立类型多样的产教利益共同体。
产教利益共同体建设重点从“上、下、内、外”四个方向用力。向“上”走高端拓展,从体现产教融合的水平和层次出发,积极主动地开拓与高端企业的合作,引入主流标准、先进技术、高端资源,以弥补中小城市视野、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不足。向“下”往区域扎根,从体现产教融合的担当和作为出发,增强服务区域理念,深深扎根区域产业发展的土壤,与企业携手、结成联盟,提升合作面、增强紧密度。向“内”朝综合一体发展,强化产教融合平台的综合化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大师培育于一体,融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创新创业于一身,努力实现“产学研训创”一体化运行。向“外”搞实体运作,从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破题出发,积极吸引企业实质性参与,通过组建公司化的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运营实体,整合校企优势资源,提升产教融合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建设的“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综合体”已经全面落地,有效聚集了高校、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办学资源,力争成为区域特色产业人才培养的“集聚地”、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的“动力源”和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新高地”。
(三)以专业集群发展为“突破口”,高效发挥资源效益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抓手,也是评判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依据,唯有通过专业才能够真正找到高职院校办学资源投入的逻辑主线。对于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而言,必须实现专业建设的集群化发展,这是应对区域产业集群化,实现资源投入效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大力推进专业群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是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重要抓手,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专业群作为学校新型的专业设置模式,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对于办学投入并不充足的中小城市高职院校而言,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专业方向和自身的内部结构,而通用共享的技术平台和资源库可以得到持续利用,这就确保了专业群的生命存续周期远远大于某个单一专业,从而保证了资源投入的精准与高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充分依托浙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金华市发展的资源潜能,融入区域新经济的发展进程,突出“共享新资源”和“服务新需求”,重点对接金华市五大千亿产业和以数字经济为引擎的八大细分行业,坚持“以群建院”,整合重构“4222”专业群架构,打造资源更加集聚的高水平专业群。面向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服务4个专业群;面向民生领域,组建学前教育和医养健康2个专业群;面向现代服务业,组建文旅创意和网络经济2个专业群;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组建现代农业和智慧建造2个专业群,以更加紧密的专业集群发展使办学资源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和集聚性。学校通过专业群建设不仅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办学资源,降低专业群建设的投入成本,而且还能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培养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人才,提升毕业生本地就业率,通过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在较短时间内聚集各方面优势,形成合力,创出学校特色和品牌。
(四)以应用技术研发为“助推器”,实现校企资源互融
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在于区域属性与服务属性。该类院校能否赢得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与当地百姓的认可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立足区域、办出特色。除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还要在知识创新方面充分彰显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的优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抓手和突破口是‘研究’,从‘建设’到‘研究’,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范式的转变,这种高职院校可称之为‘研究型高职’。”同学术型高校重视科研、工程创新不同,中小城市高职应确立“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定位,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承担区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任务,其科研要重点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提升办学效益、彰显办学品牌。
根据区域“小企业大集群”的产业发展特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中小微企业在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共性需求,发挥专业群办学优势,着力建设一批区域性的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全力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打造区域产学研用合作高地。学校积极探索科技研发对接区域重点产业、技术难题转化研究课题的应用技术研发路径,重点对接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金华优势产业集群,面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与企业联合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围绕金华市八大细分行业的“卡脖子”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围绕重点行业技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打通产业转型的“堵点”,找到产业升级的“融点”,助力细分行业形成大集群大发展。
作者:王振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浙江金华 3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