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指尖非遗”共学传承
时间:2020-12-14 来源:网易新闻

“指尖非遗”,是非遗中与指上技艺密切相关、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项目,表面上看似雕虫小技,本质上流淌的却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社区学校创建的“指尖非遗”群,汇集了剪纸、风筝制作、篆刻、编织、盘纸衍纸、丝绣等六个“指尖非遗”社团。2020年9月,“‘指尖非遗’共学传承”被评为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

 

 

两求结合,生发壮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早在2008年,采荷街道红菱社区成立了剪纸社团。之后,在居民要求、社区需求下,街道陆续成立了风筝制作、篆刻、结艺等社团。2015年提出“指尖非遗”的名称和规划。至2018年,有“指尖非遗”社团6个,社员150人左右,年活动至少30次。

社团采用孵化方式进行培育。先在街道社区学校组建社团,再选择可匹配的市民学校,然后把社团移植到市民学校。街道和社区协同推进社团发展。

 

两类活动,丰富多彩

社团活动,精彩纷呈。一是大师讲座。非遗传承人或达人登临社团讲坛,传授指尖技艺。二是课堂教学。通常一周一课,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固定成员集聚一堂。三是自由切磋。学员围绕作品、活动或主题,展开自由交流。四是线上学习。大家在微信群内交流。五是走亲参观。走出采荷或江干,探访同类或相似社团,或去展馆参观。六是校园传播。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各种非遗活动,发展学生兴趣,协助开发课程。七是展示义卖。结合节日、纪念日或假期,组织“指尖非遗”作品到公园、校园等展示或义卖。

集群活动,融合互鉴。一是相互学习技艺。各种“指尖非遗”技艺相互借鉴,还与其它非遗项目借鉴。采荷街道在采荷路41号设立“指尖非遗”工作室,各社团成员均能到此学习。二是共同参与活动。每年11月,采荷街道都会举办“全民终身学习宣传活动周”,宣传“指尖非遗”成果。

 

两级管理,精心培育

社区市民学校,保障社团建设。六个社团分布在六个社区,保证每个社团都受到社区关注和支持。社区文教干部担任管理者,社团有队长、教师、志愿者三支队伍。学习场所固定,经费充足,制度健全。

街道社区学校和“航雪工作室”,合力推群。采荷“航雪工作室”,以侯航雪名字命名,管理服务街道文化教育工作。社区学校和“航雪工作室”,开展好“指尖非遗”各项活动,解困难,挖资源,育品牌。

“指尖非遗”被广泛宣传报道,2018年至今在省市级媒体报道近30次。创意剪纸线、和平风筝坊、千千结艺社、荷香纸艺社分别被评为杭州市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学共体),“指尖非遗”被评为2019年杭州市终身学习品牌。

 

两家单位,助力发展

采荷街道办事处给予政策制度支持。街道办事处积极贯彻落实非遗工作精神,分管副主任亲自抓。在江干区非遗陈列馆中,“指尖非遗”成果占地20多平米专题永久陈列;“指尖非遗”达人不定期现场展示技艺。

江干区社区学院给予品牌创建指导。学院院长几次走访社团,指导项目发展。在2018年杭州市非遗类社区学习共同体联盟年会上,侯航雪老师作了“采荷指尖非遗共学传承”经验介绍。

 

两个原则,激发活力

紧跟时代作品常新。保护非遗,既要保持作品原样,体现原汁原味;又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创新精神。采荷剪纸,剪出时代发展脉络。2017年代表作《喜庆十九大》,2018年代表作《美丽中国》,2019年代表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初疫情袭来,剪纸社、结艺社和纸艺社制作了大量防疫抗疫宣传作品。

紧贴市民互助共学。“指尖非遗”六项内容,小巧精致,花样繁多,贴合采荷城市居民气质。居民们年龄、文化、职业等不同,凭着本心爱好,选中意的参加。发扬传帮带精神,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共同学习,既有每个社团内学员的共学,又有各社团间学员的共学;既有课堂中的大师讲座、自由切磋,又有课堂外的走亲参观、展示义卖。

“指尖非遗”共学传承,保护和传承了非遗,厚植了学员幸福感,促进了社区和谐,繁荣了文创市场,为满足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华优秀文化在民间传承尽教育绵薄之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