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麻锦霞旅游名师工作室
2020年5月25日,对于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麻锦霞旅游名师工作室来说,无疑是一个交汇着欣喜与豪情的时刻,由工作室出品的微电影《匠心筑梦》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成绩背后彰显的是工作室根植地域文化、写好旅游文章、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力量与情怀。
“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用好了,才不负时代的馈赠,才能转化为自身的实力。”工作室负责人麻锦霞说。
作为浙江省第二批中职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立足丽水一个千亿旅游产业,紧紧抓住缙云县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资源,通过搭建乡村旅游文创服务平台、“旅游+”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平台、“旅游+”乡村文化研究平台,将工作室打造成“乡村生态旅游文化的策划者、推广者、实践者和人才的培育者”,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用生动的实践赋予地区旅游业蓬勃的朝气。
乡村振兴 人才先行
乡村要振兴,首先在人才。缙云县历史悠久、山清水秀,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工作室成立3年来,找准定位,围绕乡村做生态旅游,开展“三教改革、产教融合”等探索,提升区域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职业技能,2018年与国际金钥匙学院合作成立国际金钥匙学院缙云分院。并将金钥匙的服务理念如服务培训技巧、职业修炼等课程融入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修订《缙云职业中专“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题“基于‘金钥匙’服务理念在中职旅游专业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获缙云县2019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
工作室通过实施精准帮扶、精准服务培育具有缙云文化特点的旅游人才。在唐市小学、白竹小学设立“小微学校新乡村教育实验项目——职业启蒙教育基地”,为两校开设“茶艺文化”“少儿礼仪”等12个拓展型课程,每周定期给学生上课,同时通过“一对一”结对村小教师,传授相关专业技能,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等。2018年4月,学校成立乡村振兴讲习所,邀请丽水市中职旅游专业旅游骨干教师交流研讨,麻锦霞作《谈“乡村+旅游+文化”平台的构建》主题宣讲。
此外,工作室与黄龙景区联合设立“手工编织创客中心”,与缙云跨境电商园、新碧街道社区学校联合举办“企业高管素养学校”“新农人素养学校”,开展手工布艺制作、民宿管家等社会培训达3000余人次。2019年承办“缙云县首届手工编织抖音大赛”,协办“传承&创新”缙云首届民间传统手工编织大赛等活动,通过活动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服务乡村建设能力提升有机结合,为美丽乡村的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通过组建仙都志愿者服务团、河阳志愿者服务团,亮相仙都创5A、黄帝祭祀等文旅项目和节庆研学活动,当年达800余人次。
一项项创新,一次次突破,使得工作室发展和人才培养焕发勃勃生机。
聚力聚智 躬身力行
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向来是工作室改革的核心环节。工作室以培养一支具有现代化教学理念、较强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旅游产品研发能力且熟悉地方文化的“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团队为目标,全面加强团队建设,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出贡献。
工作室依托缙云红色旅游资源,编写地方教材《缙云红色故事微讲解》,并与县旅游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政务红色讲解员培训和导游大赛;与仙都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民宿业主培训,合作开发学生仙都研学线路。其中“缙云红色故事微讲解”被确认为丽水市中职校首届精品课程,“缙云非遗研学游设计与推广”获缙云县2019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等奖,《山水仙境 寻根问祖——仙都黄帝文化研学》获丽水市首届研学旅行产品策划设计大赛一等奖。
工作室创新性地以“缙云特色小吃制作”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大专业建设等研究探索,线上线下教学并进,成人技能培训、中职技能传承等多形式并存。形成基于“‘技能研学 创业致富’产业链的‘缙云特色小吃制作’课改探索与实践”获丽水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大数据背景下,工作室开发两门市级精品课程“缙云特色小吃制作”“缙云红色故事微讲解”,2018年微课“滇红冲泡”获中央电化教育馆第21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职)二等奖。微电影《匠心筑梦》获2018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
3年来,麻锦霞旅游名师工作室一步一个脚印,在一次次的改革创新中增强动力,厚植乡村旅游文化研究优势,为接下来的打造大专业建设进一步融合农村电商、园林技术等专业,实现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为更好地服务高质量绿色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王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