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在中国职业教育走过70年之际,职业教育重回国家顶层设计的视野。国家正在落实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工作目标,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大国工匠、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近年,“职业教育”、“大国工匠”频频成为热词,这意味着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迈上新台阶。
在敢为人先的湖湘大地,有一批勇立潮头的教育者,追寻着1979年第一股“春风”,创办了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前身湖南省医药技工学校。
40余年间,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食药人才,传承食药文化,维护人民健康,不断拓展办学职能;40余年间,学校以自身发展扭转了社会对读职校“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毕业生成为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加抢手的热门人才。
如今,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已成为湖南职业教育的标杆,放眼望去,风光无限。
专而精:深耕食药品,服务大众健康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用工难”与“毕业就业难”成为社会难以平衡的痛点。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在拷问着职业教育的精准性。
何为精准?如何精准对接企业与产业?在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我们得到了答案——“专而精”。
学校始终专注于药品食品医疗器械类专业,目前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行业优势,为湖南乃至全国药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医院药房、药物研究机构、药品食品检测机构等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据悉,学校目前设有5个二级学院,包括药学院、中药学院、经管学院、医疗器械学院、食品学院;开设17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包括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医疗器械经营与管理等;学校不断优化调整专业布局,构建了4大特色专业群,分别是药品制造与服务、中药与健康、食品营养与检测、医疗器械经营与管理。
“其中的药学、中药学是我校优势专业。”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校长虢剑波自豪地表示,学校积极打造“职教升级版”,课程体系完备,实验实训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效显著,在全国相关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此外,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瞄准依托行业办学的路子,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正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伴随着2020年高考的落幕,又将有一批莘莘学子带着梦想与寄托奔赴人生下一个求学阶段。从学校我们了解到,今年,面向湖南、山东、安徽、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江西、陕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招生计划总数约2900人。招生专业和计划投放进一步优化,热门专业安排计划充足,能充分满足广大考生需求。湖南省内职高对口招生计划195人,对口医卫类、种植类、商贸类、计算机类学生。与此同时,针对省外招生,广东等多个省份计划较往年有明显增长,这将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提升生源质量,丰富学校的多元文化。
“知”并“行”:产教融合,对接行业需求
“知”与“行”孰重孰轻?对此,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有着清晰的认识。“我们不是研究型院校,我们的优势领域不在理论研究。但盲目的‘行’显然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我们的做法是‘知’为‘行’、‘行’中‘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虢剑波说
学校立足湖南,放眼全国,聚焦食品药品行业需求,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既满足学生当前职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长远发展的追求。
2014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这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大胆创新,先后设立2个湖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分别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营销方向)、医疗器械经营与管理。
在“现代学徒制”的指导下,学校与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源医疗器材销售有限公司合作,并于2018年5月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在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大背景下,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却连续多年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今年,为减少疫情对学生实习、就业的影响,满足疫情期间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学校提早部署,有力保障了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据悉,从3月初开始举办了网上招聘活动,先后筛选来自省内外百余家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用人单位参加,为1900多名毕业实习生提供7000多个工作岗位,每位学生有3个以上岗位可供选择。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养天和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更是派出大巴车来校接学生上岗。
就社会而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对于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学子,这无疑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选择。
有幸,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四十余年心无旁骛,专注食品药品行业,打造“职教升级版”,他们坚信,将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筑基。(张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