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技能大赛为引领 品牌专业写辉煌
时间:2020-06-2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怎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的经验是:作为国家级别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只有将职业教育摆在极其重要的战略高度,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置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时刻将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6枚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护理大赛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学校将品牌专业建设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技能大赛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助推器,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加强技能大赛成果的转化,将技能大赛成果深度融入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中,提高了医护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青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实践“院校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策略,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实现有机结合。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划分为若干小组,在医院兼职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识岗见习”。第二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进行“跟岗见习”,为“顶岗实习”奠定基础。第三学年,学生在医院进行为期8个月的“顶岗实习”,为高质量就业铺就道路。

——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模式。学校在助产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医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基于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基于岗位标准的核心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解剖学基础”两门课程,被评为青岛市现代学徒制特色课程。

——探索实践“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职护理专业‘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引领,将“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即老年照护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融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积极推进“1”和“X”有机衔接,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搭建广阔的舞台。

实施特色改革项目,为专业人才培养添动能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学校开展项目化教学,成立基础护理、内儿科护理、外妇科护理、健康评估4个理实一体化教室,将专业课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开展项目化教学。引入标准化病人(SP),增加学生给“真人”操作的实战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优化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流程,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用真实案例引出学习任务,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5个环节开展教学,让学生以“护士”的角色完成对“病人”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贯彻“中西医并重”方针,开设“中医适宜技术”特色校本课程。将该特色校本课程作为山东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以山东省教科院立项课题“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适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引领,推动“中医适宜技术”特色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

——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彰显类型教育特色。学校申报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加强培训队伍的建设,4名教师取得了老年照护考评员资格。157名护理专业学生完成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建设了3个标准化考场。

——构建全员校赛体系,实现大赛的普惠性。为避免技能大赛“精英化”,青岛第二卫生学校构建了全员校赛体系,营造了浓厚的学技能、用技能、赛技能的氛围。通过班级之间的比拼、小组之间的角逐、成员之间的切磋,敢比敢拼的竞技精神植根于每一个学生心中,达到了“寓教于赛、以赛促学”的目的。

——改革学业评测方法,全方位考核学生的水平。实施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加强对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改革技能操作考核的形式,由传统的单项操作考核改为综合能力考核。考核时,给学生提出护理任务,全方位考核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标准化病人(SP)参与考核全过程,使技能考核更加贴近临床工作实际。

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建立教师外出培训共享制度;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成长档案》,以3年为一个发展周期,通过发展规划、成长记录、总结反思等模块,帮助教师明确目标、促进发展;以培养国家、省、市级名教师为目标,着力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新教师拜师、结对子,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举办骨干教师读书班、青年教师研修班,建设省、市名师工作室;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比赛。

——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将专业课教师参加临床顶岗实践与职称晋升、岗位竞聘密切挂钩,要求专业课教师到医院参加顶岗实践,每年不少于1个月,做到教学与临床工作无缝衔接。学校聘请临床一线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引进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资深教授,成立了“青岛市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名医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提升教科研水平。修订《教科研奖励办法》,鼓励教师参与研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掌握新的研究动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案例分析、叙事分析研究。组建老中青结合的教科研团队,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弘扬师德新风,激发正能量,争做“四有”好老师。严格教育教学工作量考核,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健全教学激励约束机制。

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学校“天使之翼”团队获得专业技能课程二组一等奖,成为青岛市仅有的获得金牌的代表队;在全国职业院校礼仪大赛中,2名教师获得一等奖、2名教师获得特等奖;在全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交流活动中,有4名教师获得一等奖。近年来,学校有10余名教师获得全国、山东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改善实训条件,为职业能力培养搭建平台

——建设理实一体化护理实训中心。学校按照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模式建设理实一体化护理实训中心,设有44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和5个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1个高清录播教室,为学生提供“虚拟化、高仿真”的技能训练环境,能同时满足1200名学生训练,为学生创造了高仿真的临床工作环境,学生进入实训中心就有置身于医院的感觉。

——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助产专业实训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投资4000万元建设完成了“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助产专业实训基地。设有生命科学馆、健康教育馆、助产技术实训室、新生儿护理实训室、妇科护理实训室等,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

近年来,护理、助产和药剂3个专业被评为“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护理、助产专业入选“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省级文明校园、青岛市规范管理优秀校园、青岛市五星级阳光校园、青岛市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校长姜瑞涛说:“抢抓国家教育部门和山东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大好机遇,以增强健康服务能力为导向,秉持‘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理念,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思路,以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为核心,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学校特色专业为支撑,建设山东省高水平中职专业群,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吴淑娟 刘 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