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国工匠精神,为职业教育换血
时间:2020-02-20 来源:华声在线

高职课堂在变,这一点从近日落幕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能略窥一斑。比如,此次791支参赛教学团队呈现了多种多样的新型教学场景,有的将企业车间转变为教室,开展现场教学,有的开始尝试情境教学、项目式教学等。

前几年,社会对高职存在偏见,重视度不够,似乎高职里面的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的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去读个高职的家长们眼里的“差学生”。高职三年学习时间里没有学到任何技能,毕业之后,最终还是一名没有技术的“打工仔”。这显然背离了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型人才的宗旨。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但是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的确需要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的知识型人才,但是,想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技能型人才同样必不可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的有工匠的专业人才。

2019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加速发展、提升内涵、变化巨大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体现了党中央对关乎民生、关乎就业的职业教育高度重视。
为职业教育换血,重塑课堂角色定位是基础。传统的课堂模式,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老师手里,老师成了“主角”,而学生们成了“配角”。然而,职业教育的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要强调动手实践,夸夸其谈一番,机器不会运作起来,产品也不会生产出来。课堂不应该是老师的单向输出,而应该是师生双向交流,学生大胆提问,师生共同答疑解惑,让课堂活跃起来,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职业教育换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根本。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让更多的企业在学校建立实践基地,或者将企业车间设置成课堂,使学生们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能够做到“上手快、上手好”,最终才可能成为就业竞争中的优胜者。

为职业教育换血,破除偏见,提高政治、经济、社会待遇是关键。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依然存在,然而所有的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工作从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只不过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这是职业教育不该被歧视的有力论据。为破除偏见,也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政治、经济、社会待遇,比如增加职业院校入党名额,提高其政治素养;给予职业学校毕业学生与本科院校毕业学生同等竞争的机会与待遇,使得个人只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身怀职业技能就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弘扬工匠精神预示着职业教育换血要行动起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于自身工作品质要求要严格起来,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强国贡献力量。(韩锦秀)

Baidu
map